中国书法简史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最后更新于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最后更新于
简单的科普短文。适合青少年书法 / 历史爱好者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响应中国书法家协会《推进新时代高素质书法人才培养的倡议书》,笔者决定撰写本文,以期为青少年大致了解中国书法史提供一些帮助,全力推动中国书法事业薪火相传。
如望详细学习中国书法史,推荐阅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先生著作《中国书法史论》(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河北美术出版社)。点此前往京东购买《中国书法史论》一书。笔者谨以本文深切缅怀叶喆民先生。
本文在遵守许可协议的前提下,可免费使用。水平尚浅,恳切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高楷修,文艺工作者、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艺志愿者(书法艺术门类)。
本文访问量:1100+
字数统计:7900+(中文字符)
图 像:10+
最近一次更新日期:2023 年 5 月 12 日
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
—— 中国文学艺术界核心价值观
请点击 ◆ 跳转。
一、新石器时代(约前 8000 年 - 前 2000 年) ◆
八 卦
仓 颉
二、夏 商 周(约前 2070 年 - 前 256 年) ◆
甲骨文
金 文(钟鼎文)
大 篆(石鼓文)
三、春秋 战国 秦(前 770 年 - 前 206 年) ◆
越王勾践
小 篆(秦 篆)
泰山刻石
四、汉(前 206 年 - 220 年) ◆
秦 隶(古 隶)
汉 隶
张迁碑
八 分
章 草(独 草)
张 芝
五、三国 两晋(220 年 - 420 年) ◆
真 书(正 书、楷 书)
今 草
行 书
锺 繇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献之
六、南北朝(420 年 - 589 年) ◆
魏 碑
郑文公碑
七、隋(581 年 - 618 年) ◆
启法寺碑
释智永
进一步推进书法界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 ◆
● 为目录不完全导读(多位作者 / 多部作品只标注其中一个)
中国的文字起源甚早。远古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天地鸟兽和自然现象,学会了如何绘制 “八卦”(与结绳记事同期出现)。人们用一根完整的横杠(—)作 “阳”,用中间有缺口的横杠(- -)作 “阴”,三个这样的符号排列在一起,构成八种基本图形,用来象征自然万物。它们分别是:
乾 天
坤 地
震 雷
巽 风
坎 水
离 火
艮 山
兑 泽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八卦”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周易文王后天八卦图(∧ 维基百科, “八卦” 条目, CC BY-SA 3.0)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常刻有用于记事的符号,造型与山川、日月、河流、云彩等类似。相传,这些符号的创造者是仓颉(一说苍颉)。事实上,同一时期有许多人创造过记事符号,唯独仓颉的作品得以流传延续,因为他创造的记事符号遵循了具体的规律和法则,并非随心所欲。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仓颉” 词条了解详情。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Flickr, Xuan Che, CC BY 2.0)
就以上情况来看,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前后相继,和西方的文字并无直接联系。
中国考古界迄今尚未全面证实夏代是否存在,对它的文字情况同样难以探知。有人认为《峋嵝碑》《汝帖》《绛帖》等均为禹(姒文命,夏代开国君主)所作,但这些都很可能是伪作,其真实性普遍存疑。
1899 年,今河南安阳一带发掘出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壳和兽骨,经考证,它们出自商代晚期殷都遗址。这些文字便是甲骨文,也是现在可以尝试通过研究确认其发音和含义的最古老的文字。商殷甲骨文中并未记载周代国君信息,表明其应当早于周代;内容大多类似于《周易》,主要用于占卜活动;字形古朴无华、刚劲有力。河南安阳等地还出土了商代刻字石器,人们并非只在龟壳和兽骨上记录文字。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甲骨文”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一片刻有甲骨文的兽骨(∧ 维基百科, Editor at Large, CC BY-SA 2.5)
1975 年,今江西清江一带出土了商代和周代时期刻有六十六个几乎无法辨识的文字的陶器。翌年,在今天的陕西岐山地区周代早期都城遗址中,出土了近三百片刻有文字的兽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甲骨文非常小,细如发丝,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表明,周代已经发展出了相当高的刻字水平。
甲骨文以象形字为主,字形千变万化。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有了很高的观察和抽象概括能力。后世出现的金文和篆书同甲骨文一脉相承。从甲骨文中可以窥见中国书法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 —— “书画同源”。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 郭沫若先生(出自《殷契粹编》序)
甲骨文之后,人们开始在铜器(主要是钟、鼎器)上刻字,这类文字统称钟鼎文。由于古人将铜、铁等金属叫做 “金”,因此钟鼎文也称金文。对金文的研究始于宋代,到清代晚期因考古学的兴盛而发展壮大。铜器不像龟壳、兽骨那样易碎,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铜器有《毛公鼎》《散氏盘》等,字体结构自然、线条浑厚,规整又不失豪放磊落。不过,金文不一定非要刻在铜器上,今山东一带还出土过刻有金文的东周陶器(残片)。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金文”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毛公鼎”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刻于约前 800 年的金文鼎器(∧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再后来,就有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石刻文字 —— 十首四言诗,分别刻在十块形状如鼓的石头上,因此得名石鼓文,也称大篆。石鼓的确切刻字年代,考古界尚无明确结论(可能是周代、秦代乃至汉代、北魏,具体有近二十种假说)。石鼓文(大篆)是篆书之祖,“篆” 意为 “引笔书写,笔画横直,粗细一致,婉润典雅”。
简言之,商代和周代时期的书法以钟鼎文(金文)为主,石鼓文(大篆)次之。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大篆”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十块石鼓中的第一鼓(∧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春秋时期,诸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文字。这一时期的传世文物不多,带有文字的更为少见。
1965 年,今山西一带的晋国侯马盟誓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石器和玉器,上面写有红色文字(丹书),字数七十至二百余不等,主要记载了周代天子与各诸侯国间的誓约,这些文字近似大篆。同年,今湖北荆州地区出土了两组记录祭祀仪式及随葬物品的楚国竹简,共约两千个字。
春秋晚期文物越王勾践剑的 “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 铭文亦近似大篆,笔画类似鸟类爪迹。遗憾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丘,字仲尼)的书法真迹至今尚未发现。相传《延陵季子墓碑》《殷比干墓(题字)》等为孔子作品,但可信度不高,目前无法证实。
越王勾践剑刻字解析(∧ 维基百科, Yutwong, CC BY-SA 3.0)
二十世纪上半叶,今湖南长沙地区的一座战国时期墓中出土了一件帛书,它是目前发现的 “用毛笔在纺织物上书写” 最早的彩绘文物。帛书中有九百多个黑色文字,四周用红色和青色颜料画出神鬼图案,惟妙惟肖、刚柔相济。遗憾的是,这件帛书在 1946 年被美国人盗取,现藏于耶鲁大学。战国时期的部分文字已经接近后世的隶书。
战国时期的陶器常刻有官府或私人印章,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均有相关文物出土。印章中文字的书法风格和内容形式各有特色,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整理并实施了一种规范化的篆书文字,也就是小篆,又名秦篆。汉代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描述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秦代丞相、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李斯是小篆的缔造者,他的主要书法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等,如今已大多亡失,仅存后世书法家篆刻或拓印的临摹本。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小篆”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下面简要介绍李斯的代表作《泰山刻石》。泰山刻石位于今山东泰安境内(泰山南麓),前 219 年秦始皇嬴政东巡时建立,用来歌颂他的功绩。据推测,泰山刻石原文共二百二十三个字,因两千多年来时代变迁(甚至清代遭受了火灾),目前仅存九个字。泰山刻石已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幸,宋代拓印临摹本尚存一百六十五个字。李斯的小篆书法结体端庄,用笔遒劲,凝重圆润,气韵非凡。
“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出自《书断》)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泰山石刻”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泰山刻石拓印本(∧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一些秦代兵马俑等文物上也印有小篆,是重要的研究资料,也是文字发展史上的珍贵 “物证”。另外,砖瓦、权量(秤)、诏版(皇帝诏书)等都是秦代书法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物。下方网站是出土自今山西地区的秦代砖瓦《小篆体十二字砖》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容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点此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欣赏【小篆体十二字砖】文物
秦代部分文字已开隶书先河。1975 年,今湖北境内出土了千余枚秦代竹简,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字体脱胎于小篆,刚直浑厚、古拙稳重。据推测,这种文字是秦代小篆向汉代隶书过渡时期的中间产物,起 “承上启下” 之效。
相传,秦代内史、书法家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事实上,秦代的统治仅仅持续了十五年,如此短暂的时间很难让一种文字从无到有并日臻完善。与其说程邈创造了隶书,不如说隶书是由程邈对秦代百姓的创作进行总结和整合而形成的。这种隶书又称秦隶或古隶,大约在前 310 年至前 110 年间(西汉早期)流行。
也就是说,秦代同时存在两种文字:秦篆 —— 国家规范字,主要用于官方文书;秦隶 —— 人们把秦篆的字形由圆润改为方直,从而提高书写速度,进而逐步演变为秦隶。
秦隶在笔画上与小篆基本一致,但字形方正、古朴苍劲。这一时期的著名文物有《五凤二年刻石》(刻于前 56 年,西汉,秦隶和汉隶文字的 “交接期”),现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五凤二年刻石”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现藏于中国审计博物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维基百科, 猫猫的日记本, CC BY-SA 3.0)
新朝(又称新莽,西汉、东汉间过渡性王朝)时期,汉隶出现。这一时期的隶书书法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有的古拙,有的工整,有的飘逸,有的奔放。汉宣帝刘询时期,隶书书法百花齐放,正式走向成熟。
汉代隶书文物载体丰富,主要有砖瓦、商券、铜器(比如铜镜、铜灯)、陶器、印章、碑刻等,其中碑刻书法尤为重要。汉代人们对文字十分重视,用以歌功颂德的碑刻作品层出不穷,仅传世佳作就有数百件之多,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刻制时间为汉明帝刘庄至汉灵帝刘宏期间(58 年至 189 年)。其中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西狭颂》《史晨碑》《鲜于璜碑》《礼器碑》《鲁相乙瑛碑》《石门颂》等。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张迁碑”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曹全碑”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曹全碑阳面(∧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八分是汉隶的一种变体,在西汉、东汉时期与汉隶共存。“八分” 的具体含义争议较大,历代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占据主流的解释是:八分字体采用 “起笔似蚕头,行笔似波动,驻笔似燕尾” 的笔法,神采飞扬、姿态豪迈。主要识别方法是八分的横笔、捺笔末端向上挑起,如西汉书法作品《五凤元年简》等。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隶书”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汉代,人们期望在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书写速度,于是把它草写,取消了部分章法 —— 草书由此诞生。早期草书称为章草,它没有特定的创造者,是汉代民间智慧的结晶。章草仍然保留着丰富的隶书笔意,相邻两字彼此独立而不连写,因此也称独草。汉代著名的章草书法家有张芝(伯英)、蔡琰(文姬)等。其中,被誉为 “草圣” 的张芝不断改革章草写法,最终开创了新的草书种类 —— 今草。
“抑左扬右,兀若竦崎,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 —— 汉代书法家崔瑷(出自《草书势》)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张芝” 词条了解详情。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章草”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总结本章,汉代书法艺术发展迅速、博大精深。与后世不同的是,汉代很多书法家的姓名未能流传至今,目前所知的著名书法家不过十人左右,因此学者通常只能按照不同字体进行分类研究。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平复帖,章草向今草过渡时期作品(∧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汉章帝刘炟时期(约 75 年至 88 年),人们试图取消隶书 “笔画末端向上挑起” 的特点和 “蚕头燕尾” 的笔法,改扁平字形为方正,最终演变成为真书(唐代起也称正书)。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在《辞海》中描述真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现代、当代人们也经常称之为楷书。真书始于汉代晚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化为 “北刚强、南疏放” 两派,唐代时达到鼎盛。真书规矩整齐,易于辨识,极富美感。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楷书”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锺繇真书作品还示帖宋代拓印本(∧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汉代晚期,战争接连不断,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章草同样不再能满足人们对于 “写得快” 的追求。于是,“草圣” 张芝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造了今草。与章草的字字独立、互不相连不同,今草上下牵连、左右呼应,前一个字的收尾笔画可以作为后一个字的起始笔画,神态自若、变化万千,具有其他字体难以企及的生动神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今草也有严谨的章法,“下笔有源”,并非随意连笔书写就可以叫做 “草书”。
“若悬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穷。” ——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出自《书断》)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今草”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张芝今草作品今欲归帖(∧ 维基百科, Alexwang~commonswiki [推断], CC BY-SA 3.0)
行书由真书进一步发展形成,相传为东汉书法家刘德升所创,是一种同时弥补真书 “书写速度较慢” 和草书 “难以轻松辨识” 两个弊端的 “折中” 字体。行书在真书的基础上加速行笔,多用于公文及日常书信。
“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出自《书断》)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行书”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三国、两晋时期,从百姓到国家领导者普遍擅长书法。下面简要介绍这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锺 繇(151 年 - 230 年),字元常,三国曹魏大臣。他有力地推动了真书(楷书)的发展,主要作品有《宣世表》《贺捷表》《荐季直表》《上尊号碑(又称百官劝进表)》等。
胡 昭(162 年 - 250 年),字孔明,三国隐士。他擅长草书、行书,尤其擅长隶书。由于他并非达官显贵,且不喜功名,无书法作品传世。
张 弘(生卒年不详),三国隐士。他擅长篆书、隶书,同样没有书法作品传世。
卫 铄(272 年 - 349 年),字茂漪,东晋女性书法家。她师承锺繇,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她十分擅长隶书,主要作品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等。
皇 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孙吴侍中。他精于小篆、八分,尤以章草见长。
嵇 康(223 年 - 263 年),字叔夜,三国曹魏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 之一。他尤其擅长草书,张怀瓘在《书断》中这样评价:“叔夜善书,妙于草制,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乎笔墨,若高逸之士,虽在布衣,有傲然之色。故知临测之水,使人神清。登万仞之岩,自然意远”。
卫 瓘(220 年 - 291 年),字伯玉,三国曹魏大臣。他擅长小篆、隶书、行书、今草,尤其擅长章草。张怀瓘在《书断》中称赞他的书法 “天资特秀,若鸿雁奋六翮,飘飖乎清风之上,率情运用,不以为难”。但十分遗憾,他也没有书法真迹得以传世。
索 靖(239 年 - 303 年),字幼安,西晋将领。他擅长八分、今草,尤其擅长章草(与卫瓘齐名)。他的主要作品有《月仪帖》《七月帖》《载妖帖》《出师颂(存疑)》《毋丘兴碑》等。
陆 机(261 年 - 303 年),字士衡,西晋政治家、文学家。他非常擅长章草,是章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至今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鉴于王氏家族(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对中国书法艺术影响极大,将另文介绍。
除上述介绍外,三国、两晋时期知名书法家还有卫恒、顾恺之、羊欣、萧子云、丘道护等人。
王羲之(303 年 - 361 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大臣、右军将军,人称 “王右军”。他早年师承卫铄,后学习张芝的草书和锺繇的真书,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他擅长诸体,尤其精于行书、草书。王羲之被誉为 “书圣”,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特殊地位。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有三千余件;宋太宗赵炅时期,所剩不足二百件;如今,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已全部失传,仅存二十余件临摹本、拓印本和碑文。下面介绍他最重要的作品《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禊序》《临河序》等,写于晋穆帝司马聃时期,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三日。当天,王羲之和他的四个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以及谢安、孙统、李充、许询等好友、文人、官员共四十一人集聚会稽山阴。集会中共有二十六人作诗三十七首,合为《兰亭诗》。《兰亭序》系王羲之酒后用鼠须笔、蚕茧纸为《兰亭诗》作序时的手稿,有 “天下第一行书” 之美誉。
《兰亭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其字形变化无穷、飘逸流畅、行云流水。不过,后世书法家、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过于艳媚,“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据传,《兰亭序》真迹传到王羲之第七世孙王法极(智永僧人)的弟子袁辨才手中,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这一作品,便派御史将其骗取。李世民去世后,《兰亭序》作为陪葬品藏入昭陵,此后便不知去向。
好在,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后,即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等书法家各自进行临摹复刻,合称 “唐人摹本”。其中,冯承素临摹本(实际作者尚存疑)品质最高,章法、结构、笔法都颇具原作神韵。卷首印有唐中宗李哲的 “神龙” 年号,故冯承素临摹本又称 “神龙本”。神龙本采用 “双钩廓填法” 临摹 —— 先钩摹文字轮廓,再对照真迹临写,并补充各种细节(比如线条中的 “毛边”)。神龙本现藏于中国故宫博物院。
点此前往中国故宫博物院网站欣赏【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藏品。
现藏于中国故宫博物院的兰亭序神龙本(∧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下表是王羲之的部分书法作品:
作品名称
简 介 / 种 类
收 藏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神龙本,中国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
行书,书信
唐人摹本,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姨母帖
行书 / 真书,书信
唐人摹本,中国辽宁省博物馆
*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行书,书信
唐人摹本,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行书,书信
唐人摹本,日本三之丸尚藏馆
忧悬帖
行书,书信
唐人摹本,日本前田育徳会
游目帖
草书,书信
可能是王羲之真迹,无(毁于广岛原子弹爆炸)
* 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帖
行书,书信
唐人摹本,日本前田育徳会
十七帖
草书,书信
宋人拓本,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 注:多帖连成一页纸,故并列记录。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王羲之” 词条了解详情。
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快雪时晴帖临摹本(∧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王献之(344 年 - 386 年),字子敬,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官员、中书令,人称 “王大令”。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东晋第八位皇帝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他自幼随其父王羲之学习书法,后学习张芝的草书。他在隶书、草书、真书、行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和父亲王羲之合称 “二王”。王献之的书法代表作有《洛神赋十三行》《东山松帖》《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不喜欢他的书法,不肯购买他的作品,故他的真迹流传甚少,以上所列作品也有待考辨真伪。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王献之” 词条了解详情。
王献之草书作品中秋帖临摹本(∧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王 珣(349 年 - 400 年),字元琳,东晋大臣。他是王羲之的族侄(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子)。王珣与其父王洽、祖父王导均善书法,史书记载 “三世以能书称”。王珣的作品《伯远帖》共五行四十七个字,是王氏家族已确认的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伯远帖》现藏于中国故宫博物院。
“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 明代大臣、书画家董其昌(出自《画禅室随笔》)
点此前往中国故宫博物院网站欣赏【王珣行书伯远帖】藏品。
王珣行书作品伯远帖(∧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前五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七种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真书、行书)。南北朝时期至今,尽管书法艺术风格仍在不断发展,名家巨作层出不穷,但文字形态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也就是说,目前尚无第八种 “×文” / “×书” 能与上面七种字体并列。后几章将以著名书法家和书法作品为主线展开。
南北朝时期,真书碑刻、石刻书法(如墓志等)达到了独树一帜的水平,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 魏碑。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仍然带有篆意(圆笔)或隶意(方笔),笔势雄健,别具匠心。
“魏碑” 一词泛指宋、齐、梁、陈(南朝)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的真书篆刻作品,数量极为庞大,估计多达数万件。下面简要介绍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五件魏碑作品:
《郑文公碑》,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四年(511 年)刻,位于今山东平度。郑文公碑记载了北魏官员、中书令郑羲的生平事迹和政治功绩。作者是郑羲的儿子,北魏诗人、书法家郑道昭。碑石分为上、下两块,共两千一百二十六个字。郑文公碑用笔多变,书法体势宽宏雄健。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522 年)立,位于今山东曲阜。张猛龙碑记载了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尊孔兴学的事迹。碑文约一千七百字,作者不详。张猛龙碑笔法方正严谨,风格险绝俊逸,为 “方笔派” 之典范作品(其实也使用了一些圆笔笔法),适合魏碑初学者。
《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太安二年(456 年)刻,现存河南郑州。中岳嵩高灵庙碑记载了北魏道教代表人物寇谦之(辅真)修建中岳庙、传播道教的事迹。全文约一千一百个字,作者不详,或为北魏时期的一位道士。中岳嵩高灵庙碑笔力苍古、沉静磊落,是魏碑中的佳作。
《爨龙颜碑》,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刻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二年(458 年),位于今云南曲靖。爨龙颜碑是一部墓志,记录了墓主人身份、生平事迹、爨氏族源谱系等信息,共千余字。撰文者为爨道庆。爨龙颜碑文字带有隶书笔意,方正有变,风格雄健。
《石门铭》,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二年(509 年)刻,原立于今陕西汉中,现藏于汉中博物馆。石门铭记载了北魏官员、梁州和秦州刺史羊祉(灵祐)重开褒斜道(穿越秦岭的山间道路)的事迹。石门铭字体灵动跌宕,气势洒脱爽朗,康有为称赞其 “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魏碑”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得益于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南北朝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史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张猛龙碑(∧ 维基百科, 三猎, CC BY-SA 4.0)
隋代一统中国南北后,隋文帝杨坚总结历代兴衰规律,他维系朝野和谐,协调宗室内部矛盾,励精图治、勤俭自持,经济和文化得以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开创了 “开皇之治” 繁荣局势。但好景不长,杨坚到了晚年变得刚愎自用,他施行严苛的刑罚、诛杀功臣,国力日渐衰弱。604 年,杨坚去世,隋炀帝杨广即位。杨广好大喜功,他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最终引发百姓起义。618 年,隋代灭亡,国祚仅 38 年。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隋朝” 词条了解详情。
尽管持续时间较短,隋代书法艺术仍然有其独特的风格 —— 真书大为兴盛,文字结体不再像南北朝时期那样自由奔放,而是变得严肃规整。隋代著名碑刻作品有《启法寺碑》《董美人墓志》《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舍利塔下铭》《苟夫人宋玉艳墓志》《张荫墓志》等,遗憾的是多数未能留下作者及篆刻者的姓名。另外,隋代篆书和隶书渐渐失去了生机活力,“灵动性” 日益没落(少有长篇篆书作品)。
“隋碑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 —— 康有为(出自《广艺舟双楫》)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启法寺碑” 词条查看图片并了解详情。
释智永(生卒年不详),原名王法极,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七世孙。智永僧人居住在位于今浙江湖州的永欣寺,他深居简出,数十年如一日地临习书法,未曾间断。晚年,智永僧人用真书和草书字体写成《千字文》千余册,赠予浙江其他佛寺。后世书法家、学者对他的书法毁誉参半,有人认为其字 “呆滞”。
释智永真书草书作品千字文(∧ 维基百科, 公有领域)
(褒)“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致,反造疏澹。” —— 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
(偏褒)“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王羲之)之肉。” ——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出自《书断》)
(偏贬)“精熟过人,惜无奇态。” —— 唐代书画家李嗣真(出自《书后品》)
(贬)“可怜智永砚空臼,去本一步呈千嗤。” —— 宋代书法家米芾
点此前往百度百科 “释智永” 词条了解详情。
全文未完。
本文在 “署名 - 相同方式共享 4.0” 协议(CC BY-SA 4.0)之条款下提供,部分图像源自公有领域。
2023, 高楷修,《中国书法简史》, https://github.com/Lingggao/BHCC & https://linggao.gitbook.io/bhcc
追求务实学风;
倡导雅正书风;
弘扬优良文风;
改进协会作风;
引领行业新风。
《关于进一步推进书法界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的五条意见》(中国书法家协会,2023 年 4 月 15 日)
本文作者书(硬笔)